English

京城奇闻:“吆喝”也能卖

2000-03-23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老舍的夫人封他一个“叫卖大王”的称号。

现在,臧老爷子整理了170种叫卖声,可以气不短、声不颤地吆喝出来。

冯晓泉创作的《冰糖葫芦》,真是京韵十足,当初创作时,求教了臧鸿,臧老爷子对京城不同的区域,尤其是王府井、东安市场一带颇为流行的叫卖声这么一演示,冯晓泉灵感就来了,《冰糖葫芦》一气呵成。

老北京人都爱怀个旧,人们从一批反映老北京生活的电视、电影上,领略了老北京的古都风貌,还从高低错落的叫卖声中聆听到那十足的京味,这些叫卖大多是臧老爷子配的音。

在北京丰台区石榴园小区,记者拜见了68岁的臧鸿老先生。臧鸿现在也成了名人了,早年“提篮小卖”的吆喝声,如今也派上了用场,新开张的饭庄、酒楼都要请臧老爷子去扮个店小,在门口喊两嗓子。由于在北京电视台的“什刹海”和中央电视台的“夕阳红”栏目频频露脸,吆喝几声,所以在人民群众中混了个脸熟,一出门那张脸一准被认出来,再一乐,掉的就剩几颗牙了,“没错,你是臧鸿!”,每到这时,臧老爷子也颇有成就感,没想到“陈年老调”竟然也值了钱,这是臧鸿老先生压根儿就没有想到的。

9岁为生活所迫当报童卖报纸,11岁挎着竹篮满大街卖王致和的臭豆腐,13岁卖瓜果梨桃,14岁担着挑儿卖青菜。吆喝的绝活儿源于生活。

“8岁时只上了一个月的私塾,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。家里穷,上私塾背的书包是母亲用做屉市的剩布缝制的。”说起年幼时家中的窘迫,臧鸿老先生无奈地叹了口气。

臧鸿祖上7代都是棚匠,除了操办红白喜事,逢年过节还活跃在北京的庙会集市。年幼的臧鸿从小跟家人奔波于各种庙会集市,耳闻目染了老北京庙会和集市的各种叫卖。而自己真正沿街吆喝,是从9岁开始的。

9岁时,对门有一个雷凤山,小名叫“小歪子”的小伙伴,比臧鸿小一岁。“小歪子”提议做报童可以赚钱。这天早上8点钟,他们到了西硫璃厂的一个报馆,一进门就给一个负责人跪下了,央求给几份报卖卖。这位先生说:“你们没有本钱,我怎么相信你们呢?你们要是在这里拿了报纸,一去不回头了,我上哪儿去找你们呀。”臧鸿说:“我们是苦孩子,请相信我们,保证把卖报纸的钱送来。”他们哥俩从这家报馆拿了100张《华北日报》、50张《新民报》、50张《商业日报》,在当街就喊上了:“唉,《华北日报》、《商业日报》、《新民报》,买份报瞧来——”

报纸卖完了,刨去买报纸的钱,臧鸿和“小歪子”直奔卖余粮的店铺,给家里买了10斤棒子面,又去油盐店,买了两斤大盐萝卜,5分钱酱油,2分钱的醋,5分钱的虾皮。就这样,卖报一段时间以后,家里也攒下一袋小米了。

卖了两年报纸,在10多岁时,开始卖臭豆腐。提着一个竹篮,一边放上200块臭豆腐,一边放上50块酱豆腐,上面盖一块布。每天早6点钟起床,从东市灯口的家走到位于东琉璃厂的王致和腐乳厂。赶上天下大雨,他也不闲着,一件蓑衣,一个斗笠,照样挂着篮子穿梭在胡同里叫卖:“臭豆腐——,酱豆腐——”平时臭豆腐3分钱一块,现在一角钱两块,有人问:“昨儿个3分钱一块,今儿怎么5分钱一块了?”臧鸿倒跟得快:“您瞧,今儿不是下雨吗?”

“香菜、韭菜、青辣椒——茄子、黄瓜、嫩蒜苗——有水萝卜、胡萝卜、便萝卜——”臧鸿能一口气吆喝30多样菜名,这都源于自己14岁卖菜的经历。

1991年,南来顺饭庄搞了一个风味小吃展卖活动,中午吃饭的时候,臧老爷子被请去吆喝了几声小吃的叫卖,老舍的夫人给他封了个“叫卖大王”的称号。

1991年,南来顺饭庄搞了一个风味小吃展卖活动,中午吃饭的时候,臧老爷子被请去了,老舍的夫人来了,人艺的老演员林连昆也在场。崇文区文化馆的李馆长讲:“咱南来顺的回民小吃就是吃起来地道,可惜,早年满街叫卖小吃的吆喝声没有了。可巧,我们崇文区的臧老爷子还会两口儿,让他给大家吆喝两声。”

几嗓子吆喝出来,掌声不落,笑声不断。

老舍的夫人说:“你能给我吆喝一个卖柿子的吗?”臧鸿先生讲,那时,柿子分两种,平谷的是“高庄柿子”,昌平的是“盖柿子”,“我给您吆喝两声盖柿子的叫卖,是这样的‘南瓜大的柿子来——’。那时,买柿子论个儿,大号、中号和小号的柿子分堆码放。买柿子的这样对小贩讲:‘给我来两个中不溜丢的’。”

老舍夫人说,完全就是这个味儿,听了旧时北京秋天卖柿子的吆喝声,我好像又回到了做姑娘的时候。说完欣然提笔写下了“京城叫卖大王”几个字。

老北京做买卖的讲究吆喝,过去北京街头推车卖菜的,挎小篮卖太阳糕的,挑挑卖小金鱼的,他们都有一口的生意经还有京味十足的叫卖声。老北京的叫卖声,曾唤起多少人的无限遐想和回忆。

“小金鱼来——”

“江米小枣来——好大的粽子来——”

“年糕团——好大的块儿——”

“开了锅的来——炸豆腐——”

在深圳的香蜜湖的一次庙会上刚吆喝完,一位台湾老先生在后台找到臧鸿,“您的叫卖声让我想起了小时候。”“您小时候住在哪儿呀?”臧鸿问。“住在哈德门(崇文门)外,后来去了台湾,听了你的吆喝,闭上眼睛,就像是眼前的事儿。”

现在,臧老爷子整理了170种叫卖声,可以气不短、声不颤地吆喝出来。

臧老爷子不嗜烟酒,天生一副好嗓子。他说,早些年城南城北的吆喝声就不一样。拿卖冰糖葫芦的来说,城南城北的小贩各不相同,东南城的吆喝干、倔,西北城大宅院子多,小贩的吆喝优雅、深沉;在王府井附近吆喝的,多是大小伙子,甜脆、响亮。在正月的庙会是这么吆喝:“逛庙来,大糖葫芦嘿,扛串走吧您,一人高的——”。

“修洋铁壶——”,各种叫卖都是为老百姓服务的。“老北京的叫卖说是来自下层社会,现在研究起来很有讲究,有很深的商业文化,比如这土名叫吆喝声,学名叫‘告君知’。吆喝的商贩在吆喝之前有一个习惯动作,用手捂住耳朵,是为了拢音。另外也是告诉别人要吆喝了,别吓着孩子,把顾客当上帝从这简单的动作中就能体现出来。”臧老爷子讲,在大宅门前吆喝,要拖长声,既要让三四层院子里的太太小姐听见,又要透出优雅,不能让人听着野腔野调的。在闹市上吆喝,讲究音短,甜脆、响亮,让人听起来干净、利落,一听就想买。“白布对襟小褂,毡帽头,胳膊上挎一个小篮,这是卖小食品的装扮,让人看上去就干净。和尚领背心,手里拿一把巴蕉扇,老远一看就是一个卖瓜的。卖水果的,都穿长衣服,腰上系一条搭把(带子),把前襟掖在搭把上,为的是走路方便,同时也精神。”

过去,小商贩进人家院子,要穿长褂,裤褪口要扎得结结实实,透出对人家的礼貌。

老北京的叫卖不但讲究而且有规律,清早起来吆喝的是烧饼、麻花、包子,还有鲜鱼水菜,白天卖的是瓜果梨桃,掌灯时分卖的是硬面饽饽、羊头肉、心里美萝卜。

吆喝是一种特色很强的市井文化,比如说,大年初一卖活鲤鱼祭财神,借年年有余这句吉祥话;二月卖大小金鱼,供佛用的太阳糕;三月三蟠桃宫庙会,有豆汁、豌豆黄、熟咸螺丝、四月卖曲麻菜;五月卖江米粽子、扁桃、樱桃、桑椹;六月卖各种青菜;七月卖西瓜、甜瓜、扒糕、凉粉、茉莉花、冰块、江米糖糕、老玉米;八月卖酸甜豆汁、大活螃蟹、郎家园的枣、甜葡萄、臭豆腐、酱豆腐;九月卖玫瑰枣、雪里蕻、芥菜;十月卖羊头肉、炸丸子、炸豆腐、萝卜、硬面饽饽;十一月卖烤白薯、海棠;腊月卖豆芽菜、关东糖、瓜子、年糕坨。

大家都知道冯晓泉演唱的《冰糖葫芦》,那真是京韵十足,可是当初冯晓泉创作《冰糖葫芦》时,身为东北人的他,在音乐学院没有系统学过北京民歌,经人介绍,登门求教了臧鸿,臧老爷子对京城不同的区域,尤其是王府井、东安市场一带颇为流行的叫卖声进行了讲述和示范,使冯晓泉更加了解了叫卖的不同历史、生活和文化背景,几天撞击心头的音符终于幻化出新的旋律,一首佳作《冰糖葫芦》便告完成。

一天,一位99岁的老人找到臧鸿,说:“我想告诉你一个吆喝,你准没听过。早年有的人家竟然连煤球也买不起,于是有勤快点的小贩,将捡拾的驴粪球、马粪蛋晾干,数九寒冬的午夜,担一挑儿出来,在街头巷尾喊一嗓子:‘卖夜偶儿来——’。一些没有拢火的人家,在夜里正冻得瑟瑟发抖,突然传来‘夜偶儿’的叫卖声,出门买上几个,回来找个破瓦片,将‘夜偶儿’放在上面,用火柴一点就着,可以御风寒。”

臧鸿老先生对记者讲,现在市场极大的丰富,过去的叫卖声几乎听不见了,但老百姓还是喜欢听几句“陈年老调”。人们现在看京味影视剧,常被剧中京韵十足的各种叫卖声吸引,这大多是臧老爷子配的音。

臧鸿最早在1981年为电影《伤逝》配音,这是鲁迅的作品,由王刚主演。当时导演讲,要是电影中穿插几句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就好了,崇文区文化馆的郭兵说:“我们崇文区有一个人会吆喝老北京的叫卖,不妨一试。”于是臧鸿在北京电影制品厂的录音棚呆了三天,吆喝了几十种叫卖声,全录下来了。之后,他在《城南旧事》、《知音》、《夕照街》、《老北京的叙说》、《四世同堂》、《甄三》、《谭嗣同》、《侠女十三妹》、《春桃》、《开国大典》、《大决战》、《霸王别姬》、《夜深沉》、《天桥梦》、《琉璃厂传奇》等众多的电影、电视剧中配叫卖声。在电影《大决战》中,八路军一进北平的张义门,有一个包子铺,叫卖声是臧鸿配的:“热包子,发面包子,热的——”。在影片《春桃》中,换洋取灯(火柴)的叫卖声是臧鸿配的音:“有破烂的卖,换洋取灯——”。过去的人家,攒一堆破鞋烂袜子,舍不得扔,把收破烂的叫进家门,收破烂的讲:“给7盒洋取灯。”“这么多才换7盒?”一阵讨价还价之后,达成协议。

老北京人都爱怀个旧,人们从一批反映老北京生活的电视、电影上,领略了老北京的古都风貌,还从高低错落的叫卖声中聆听到那十足的京味。

臧鸿老先生的爱人是徐州人,也是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,但她用自己的巧手为臧老爷子缝制了一件又一件中式大褂,臧老爷子都拿出来给记者看,自豪地讲,全是手工。

臧鸿老爷子名气大了,方庄一个饭庄的老板登门来请,说:“您这一口吆喝真是难得,在我这儿干,一个月三千,怎么样。”臧老爷子可不干,去一个地方吆喝,不是拴死了吗?还是自由一点好,至于钱嘛,老俩口一个月的退休金加起来也有一千块钱了,知足吧。

(《学问》第2期格格文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